东方红一号飞天50周年,我国新深空天线主阵已具规模,目标火星|喀什|测控站|天线
今天(4月24日),是我国第五个航天日;50年前的1970年4月24日晚,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“东方红一号”,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托举下飞入太空,并首次从太空传回了“中国之声”;由此,我们的征途,将是茫茫的星辰大海!航天是个极为庞大的系统工程,为了保障各项航天任务顺利以及在轨航天期的正常运行,地面测控站是功不可没。在我国西部边陲的戈壁深处,就有一座被誉为中国航天“第一站”喀什测控站。
喀什测控站,始建于1968年,建成之后第一个任务就是参加保障“东方红一号”卫星发射、太空捕获和接收“东方红”乐曲,任务光荣、使命重大。
经过数十年发展和技术升级,喀什测控站的测控范围已实现从近地卫星到同步轨道卫星,再到深空探测器的跨越。
从最新公开的画面能看到,喀什测控站的硬件规模已经上升到了新的高度,多座大口径测控天线组阵已具规模。
这些新建的天线组阵能以更高的效率来保障深空探测任务的完成,尤其是将展开的火星探测和嫦娥5号任务。
对了,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已被命名为“天问一号”,而我国整个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“天问(Tianwen)系列;用于火星探测的“天问一号”,则是行星探测的第一个任务航天器,后续任务航天器的命名将依次编号。根据计划,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将在今年进行,因为今年是火星探测活动的窗口期。
去年,我国已经顺利进行了火星探测任务着陆器的悬停避障试验(如图);今年3月10,还完成了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无线联试。火星,我们就要来了!
特别声明: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。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。